WK綜合論壇, WK综合论坛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95|回復: 0

[中外文學] 黃帝內經 靈樞 行針

[複製鏈接]
累計簽到:2696 天
連續簽到:1 天
發表於 2020-6-27 07:52:04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       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九針於夫子,而行之於百姓,百姓之血氣,各不同形,或神動而氣先針行;或氣與針相逢;或針已出,氣獨行;或數刺乃知;或數刺病益劇。凡此六者,各不同形,願聞其方。
7 a6 _9 z% Q. S1 q) N* B   黃帝問岐伯說:我聽了你所講的九針用法,就用來給百姓治病。百姓的氣血性狀有所差異,對針刺的反應也不一致:有的人見醫者手中持針,精神已動,針還不曾刺入,其體內之氣就有所反應;有的則針一刺入,其氣立時而至;有的則針已起出,而針感仍不消失;有的則是針刺數次,才有反應;有的下針之後,其氣逆亂失和;有的針刺數次,病情反倒愈加嚴重。對針的這六種反應,各不相同,我想听聽其中道理。
+ u2 w' N' o  i1 l3 [4 L! Y
" m5 C/ N  h8 o. |5 t9 _$ D. K; Y8 n   歧伯曰:重陽之人,其神易動,其氣易往也。
# T$ m7 I7 B$ A: w7 c   岐伯說:重陽之人,其精神易受觸動,其氣也易於行走來至。
4 }6 q& n4 p% F6 |3 x! F( D6 v; T2 I( `4 m; G0 L$ G- d
   黃帝曰:何謂重陽之人?

! v' Y# i1 |3 y5 h  R6 [   黃帝問:什麼叫重陽之人?& _# J9 ~7 ^! Z8 n+ ^6 E. [
5 k# n8 V8 W2 z- ~
   歧伯曰:重陽之人,熇熇高高,言語善疾,舉足善高,心肺之臟氣有餘,陽氣滑盛而揚,故神動而氣先行。8 ^: `' g" n7 k: T2 Y
   岐伯說:重陽之人,其氣火熱熾盛,說話快,走路時腳舉得高,心、肺的髒氣有餘,陽氣滑利充盛而升騰,所以精神一動,其氣就不待針入而先有反應。
+ Z' S' W/ k, \; {# P8 G( I2 C# _% l. o* O; V& ]
   黃帝曰: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,何也?; y, ~& O/ g! B* P
   黃帝問:重陽之人,也有的不那麼銳敏,要等針入之後才能作出反應,這是為什麼?: i  D$ q/ n2 ?/ ?
. T# _: U. c5 {$ `2 a0 R9 a
   歧伯曰:此人頗有陰者也。; T( A/ e  K# [  w' f' s
   岐伯說:這樣的人,是重陽之中略有些陰氣在內的。; Z! N* F( R6 o' ^4 N1 u
4 z9 F+ w( T& x' b: |# @1 _
   黃帝曰:何以知其頗有陰者也。. y: G" E  T% I0 c2 j  r
   黃帝問:怎麼知道這種人是重陽之中略有些陰氣在內呢?0 ?" J. D) G& ]7 }$ i3 s- h- M
: f% d; O- T  u5 ]
   歧伯曰:多陽者多喜;多陰者多怒,數怒者易解,故曰頗有陰。其陰陽之離合難,故其神不能先行也。

: \3 p: ~" S) N4 R5 x! C   岐伯說:多陽的人多喜,多陰的人多怒,常常發怒的人其怒容易消除。因為這種人重陽之中頗有陰氣在內,而其陰陽之氣的離合比較困難,所以其神氣不能在進針之前出現反應。
8 V: T; `& p4 A2 b' L# y" ?; c7 R4 @, R7 r/ P1 [, v
   黃帝曰:其氣與針相逢奈何?

9 ~, q4 ?1 P" Y* G+ A* P   黃帝問:針一刺入,其氣就立時作出反應,這是什麼緣故?5 H4 `2 V4 M& S% `( \
8 u) E. }2 [4 U4 c' Q
   歧伯曰:陰陽和調,而血氣淖澤滑利,故針入而氣出,疾而相逢也。0 b! @9 K$ n% N% d) y
   岐伯說:陰陽和調的人,其血氣濕潤滑利,便於運行,所以針一刺入,氣就迅速出動,隨著針刺立時而至。/ C) y2 x% I# k

4 `# `0 k1 m8 b3 b0 R0 O   黃帝曰:針已出而氣獨行者,何氣使然?
$ ^% R2 @! o; r& b5 z$ \   黃帝問:針已起出,而針感仍在,這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?3 E0 M2 h& s+ z
( Q7 I/ h3 y9 F8 o8 P1 x% E
   歧伯曰:其陰氣多而陽氣少,陰氣沉而陽氣浮者,內藏,故針已出,氣乃隨其後,故獨行也。. ?' a1 M+ O: M; R& k/ P5 j9 s
   岐伯說:陰氣多而陽氣少、陰氣沉滯而陽氣浮動的人,其氣內藏,所以等到針已取出,氣才追隨其後而來至,因而針雖起出而針感仍在。( |! \3 C) z* K# \1 v" P! |9 V

5 U4 ^6 b* i! D9 D   黃帝曰:數刺乃知,何氣使然?6 m; O- p; l4 d2 p
   黃帝問:針刺多次,才見效應,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?* J/ w" V. o7 Y  L9 D5 V

. O+ R' D4 O' O   歧伯曰:此人之多陰而少陽,其氣沉而氣往難,故數刺乃知也。4 D; z5 D: S/ }: C0 x
   岐伯說:這樣的人多陰少陽,其氣沉滯,運行困難,所以針刺多次才見效應。
& J! I" U& A* h# r9 L1 \( C! v
% n% s5 n: q: U8 ?; j! v( ^, m/ |. b   黃帝曰:針入而氣逆者,何氣使然?
: ?% I' Z& r% @   黃帝問:針刺入而其氣逆亂不和的,是什麼氣促使這樣的呢?
% _! w0 T" j8 c+ [' m% {
6 `$ W3 j: W% f' f* Z7 x5 p   歧伯曰: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,非陰陽之氣,浮沉之勢也。此皆粗之所敗,工之所失,其形氣無過焉。

' o  i' p3 Y1 f. _5 q( P   岐伯說:針刺後其氣逆亂不和,.或多次針刺而病勢反加嚴重的,與陰陽之氣及其沉浮的情勢無關,這都是治療粗疏造成的不良後果,是醫工的失誤,並非患者的形氣有什麼問題。

* l# k: y9 x) y. j: c+ K
回復

舉報

 分享同時學會感恩,一句感謝的話語,就是最大的支持!  歡迎交流討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