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註冊時間
- 2012-12-5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2696 天 連續簽到:1 天
|
黃帝問於少俞曰:余聞百疾之始期也,必生於風雨寒暑,循毫毛而入腠理,或複還,或留止,或為風腫汗出,或為消癉,或為寒熱,或為留痺,或為積聚。奇邪淫溢,不可勝數,願聞其故。夫同時得病,或病此,或病彼,意者天之為人生風乎,何其異也?
' {6 c) Z& ~9 X0 ~7 y a 黃帝問少俞道:我聽說百病在開始的時期,都是由於風雨寒暑的變化,使外邪循著毫毛孔侵入腠理間,有的傳變,有的留止不動,有的化為風腫出汗,有的發展成為消癉,有的發展成為寒熱病,有的發展成為久痺,有的發展成為病邪積聚留在體內。奇邪任意在體內蔓延侵擾,引起的病症不可勝數,我想了解其中的緣故。人同時生病,有的得這種病,有的得那種病,我想難道是自然界為各種人生成了不同的風邪嗎,為什麼各人得的病不同呢?; r! l% l9 @ ?& X' g/ u
, h$ T' `; e/ W. z% m8 X3 ]3 c0 a* t 少俞曰:夫天之生風者,非以私百姓也,其行公平正直,犯者得之,避者得無殆,非求人而人自犯之。. T" T0 l X T; |
少俞說:自然界生成的風邪,不是專為某個人生成的,它的運行公平正直,觸犯它的人就會得病,能夠防避它就會不受危害,不是風邪找人,而是人自己去觸犯風邪,所以生病。
7 o3 S' i! z$ F. w: ?; P6 F7 c2 _4 S; F! q1 N8 A& j8 k/ v9 @6 B0 x
黃帝日:一時遇風,同時得病,其病各異,願聞其故。
3 B% A* [0 ?2 g: m, E& }" a2 z 黃帝說:同一時候遇到風邪,同時得病,但得的病卻不一樣,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。
. r8 G. @3 |$ R' i3 c. d7 G% M8 t! V& T/ j
少俞曰:善乎哉問!請論以比匠人。匠人磨斧斤,礪刀削斫材木。木之陰陽,尚有堅脆,堅者不入,脆者皮弛,至其交節,而缺斤斧焉。夫一木之中,堅脆不同,堅者則剛,脆者易傷,況其材木之不同,皮之厚薄,汁之多少,而各異耶。夫木之蚤花先生葉者,遇春霜烈風,則花落而葉萎;久曝大旱,則脆木薄皮者,枝條汁少而葉萎;久陰淫雨,則薄皮多汁者,皮漬而漉;卒風暴起,則剛脆之木枝折扤傷,秋霜疾風則剛,脆之木根搖而葉落。凡此五者,各有所傷,況於人乎!0 n2 E7 L' }' u5 o! ?
少俞說:問得好啊!請讓我用匠人來作比喻說明。匠人磨斧子,把刀刃磨鋒利,用來砍木材,木的陰陽面,有堅硬和脆薄的分別,堅硬之面斧子不易砍入,脆薄之面易分離裂開,至於木結處,能使斧刃崩缺。一塊木頭之中,還有堅硬和脆薄的不同,堅硬處剛強,脆薄處易被損傷,更何況不同的材木,樹皮的厚薄不同,樹汁的多少也不同呢。樹木早開花先生葉的,遇到春天的冰霜和凜冽的寒風,就會花落葉萎;經過久曬和大旱,鬆脆薄皮的樹木,就會枝條汁液少而導致樹葉枯萎;經過長期陰雨連綿,薄皮多汁的樹木,就會樹皮潰爛,水濕漉漉;狂風突起,剛硬的樹木,就會枝條折斷,樹幹受傷;如遇秋天的冰霜疾風,剛脆樹木的樹根就會動搖,樹葉飄落。以上這五種自然界的變化,連樹木都各有損傷,更何況人呢。
/ \9 v9 \% H! d! d1 B5 R: i( m: \* U- x8 m& d+ m, l7 S
黃帝曰:以人應木,奈何?$ K! ?: k* N, r2 {( N3 F
黃帝問:將人與樹木相比是怎樣一種情況呢?
! R2 m4 n. w# D m3 Z$ u9 P5 N, v+ k' e+ K4 c
少俞答曰:木之所傷也,皆傷其枝。枝之剛脆而堅,未成傷也。人之有常病也,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,邪之所舍也,故常為病也。' p6 u6 v6 ]8 _6 S2 X) i& J6 ?. ]
少俞說:樹木受損傷,都傷在枝條上,樹的枝條剛脆且堅韌,未必受傷。人經常生病的原因,是因為人體的骨節、皮膚、腠理不堅固,病邪易在這些地方留滯,所以人經常生病。1 j" Z, b( p/ w; B0 Z+ g
7 v' o8 V; @7 M6 _ 黃帝曰: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,何以候之?# d1 ]0 c2 D2 {6 T4 q
黃帝問:愛患風厥病而汗出不止的人,有什麼徵候嗎?
% K+ H' ?+ D/ [+ v: {! L3 v
; |: d( T. L1 A9 Y1 J% X 少俞答曰:肉不堅,腠理疏,則善病風。
0 g# F$ T# H% Z% T4 A 少俞回答說:肌肉不堅實,腠理疏鬆的人,易患風厥病。
* E9 C& u$ J+ ?* u; a9 m1 z( T6 z$ c/ k$ @; W) W* L c& v3 [
黃帝曰:何以候之不堅也?5 r7 P2 O* N0 z
黃帝問:憑什麼特徵來診斷肌肉不堅實呢?8 a& @2 E! V% i! _& I6 K1 a
" ]8 l. f, x+ S( P* X' T 少俞答曰:膕肉不堅,而無分理。理者粗理,粗理而皮不致者,腠理疏。此言其渾然者。8 {4 v0 x5 x$ D
少俞回答說:肌肉隆起處不堅實,又沒有皮膚的紋理,就表明肌肉不堅實;皮膚粗疏而且不細密,就表明腠理疏鬆。這說的是大致的情形。/ f. Q$ @& Z1 \) R- ^
% x) a; d3 t/ D5 d3 C1 ~ 黃帝曰:人之善病消癉者,何以候之?
* L- \3 Q, ~, o3 \1 h" @ 黃帝問:易患消癉病的人,有什麼徵候嗎?
& N2 Z7 a5 w) O( m, n. [
. W, U6 G( u1 t6 h 少俞答曰:五臟皆柔弱者,善病消癉。. D6 M7 `) A& L
少俞回答說:五臟都柔弱的人,易患消癉。' V. K# _5 u* V+ _
& `( Y& z/ ?. F" {
黃帝曰: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?4 Z6 C7 n5 E; e: g1 X/ T
黃帝問:憑什麼來知曉五臟是柔弱的呢?
; W+ N: [. h) V% z ]+ n+ f' ~9 f/ @3 m4 G0 ^$ E
少俞答曰:夫柔弱者,必有剛強,剛強多怒,柔者易傷也。3 S/ O" w; h$ l6 l; l. J5 y
少俞回答說:五臟柔弱的人,性情一定是剛強的,性情剛強多怒,則柔弱的五臟更容易生病。; D9 ?& k7 [/ \# t( h, ?# U: }
0 t; T. A! j1 U9 _& B9 C5 t
黃帝曰: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?
8 i3 c1 N0 X& M& ^) U2 K. ? 黃帝問:憑什麼特徵來確診這種有柔弱的五臟與剛強的性情的人呢?
2 F& V- ?" ^8 t% t$ C' {
" H2 n' V+ [: ^ l9 S 少俞答曰:此人薄皮膚,而目堅固以深者,長衝直腸,其心剛,剛則多怒,怒則氣上逆,胸中蓄積,血氣逆留,臗皮充肌,血脈不行,轉而為熱,熱則消肌膚,故為消癉。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。5 _9 o& q8 P! z
少俞回答說:這種人,皮膚薄,目光堅定,眼睛深陷眼眶中,眉長且直,這種人性情剛強,性情剛強就會多發怒,多發怒就會使氣上逆,蓄積在胸中,導致血氣逆行且滯留,皮膚充脹,血脈不通行,氣血淤積而轉為發熱,發熱就會消耗津液而致消瘦,因此稱為消癉。以上這些是說那些性情剛強暴烈而肌肉柔弱的人的情況。
" x& {5 Z5 U# R+ F6 y
& |; ~& z4 c) m4 ^. j 黃帝曰:人之善病寒熱者,何以候之?( z' K a! E% {, d9 Z# `1 z
黃帝問:易患寒熱病的人,有什麼徵候嗎?8 {: E7 _9 k2 W: ~7 T5 y$ s+ m# G l
$ h, N1 D9 L; ?8 @2 y& R
少俞答曰:小骨弱肉者,善病寒熱。3 y* R8 g9 M3 [: F' C3 |2 F- ~. i
少俞回答說:骨胳小且肌肉柔弱的人,愛得寒熱病。
+ Z. x% |% f- V# J) u! @+ K
! Y6 `$ I+ l9 y, l( f! U( T, |8 p! M 黃帝曰:何以候骨之小大,肉之堅脆,色之不一也?
, M3 f3 Y7 i, R& _4 ~5 q9 W. g 黃帝問:憑什麼特徵來判斷骨骼的大小、肌肉的堅硬和柔弱、氣色的不同呢?
2 b7 ?" z/ i1 l; O0 Y: `+ W: L% \4 D/ C1 r
少俞答曰:顴骨者,骨之本也。顴大則骨大,顴小則骨小。皮膚薄而其肉無,其臂懦懦然,其地色殆然,不與其天同色,污然獨異,此其候也。然後臂薄者,其髓不滿,故善病寒熱也。
9 B: A- ~0 t, N) T) q4 e4 n( J% t 少俞回答道:面部的顴骨,是全身骨骼的根本。顴骨大則全身骨骼也大,顴骨小則全身骨骼也小。皮膚薄且肌肉沒有隆起的,其手臂柔弱無力,下頦呈黑色,與面部天庭色澤不同,與面部其它部位的色澤也不同,這就是骨骼小肌肉柔弱的人的特徵。而手臂和腿部肌肉薄弱無力的,表明此人體液不滿而虛,所以,這種人也易患寒熱病。+ N$ f! M% @4 n# g/ p. v8 |
9 { c( y0 ^7 c0 \5 r9 H/ ^* L/ X
黃帝曰: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?; P) X7 n& l" q/ {. |6 |. V
黃帝問:易患痺病的人,有什麼特徵來判斷嗎?5 P1 u9 J9 }( F9 s+ D3 ~/ a* p+ F9 E
& Q, g5 ]8 t a4 P! Q
少俞答曰:粗理而肉不堅者,善病痺。' a4 X. u4 a5 `0 L. E) s8 r
少俞回答道:皮膚紋理粗疏,肌肉不堅實的人,易患痺病。
4 x& [1 e4 _2 h m
8 s- H, _0 I2 j6 g* n: H, X 黃帝曰:痺之高下有處乎?# x- B3 i3 k0 ]7 T5 [: m
黃帝問:患痺病的部位,高下有固定的地方嗎?
; N3 Q5 n8 Q+ {% M" S
0 `6 E, Z. B& ~5 D2 c- [6 N+ S 少俞答曰:欲知其高下者,各視其部。: ?, K4 x% E' A
少俞回答道:若想知道痺病部位的高下,就要觀察五臟的反映,心肺之痺在高,肝腎脾之痺在下。( i0 B/ l/ \7 i0 x/ k M
+ }7 X- e5 G0 ? {" _/ s- ]
黃帝曰: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,何以候之?( u9 n$ b; t5 K) t9 [2 f. }
黃帝問:易患腸中積聚病的人,有什麼徵候嗎?
- m" t' Z' L& Y" J* ?
( G" b5 v+ X H9 f! K 少俞答曰:皮膚薄而不澤,肉不堅而淖澤。如此,則腸胃惡,惡則邪氣留止,積聚乃傷脾胃之間,寒溫不次,邪氣稍至。蓄積留止,大聚乃起。
2 M. ~/ C& z1 n* R" N6 j- X 少俞回答說:皮膚薄而沒有光澤,肌肉不堅實而且微覺濕潤,像這樣的人腸胃功能差,腸胃功能差。邪氣就會留止其中,積聚起來就會發作。脾胃之間,由於飲食的冷熱不當,邪氣稍有侵入,就會蓄積留止,形成嚴重的積聚大病。% p/ g( X7 E" o5 i- t- W, U
2 W) a) Q5 g$ b* a/ j* o
黃帝曰:余聞病形,已知之矣!願聞其時。) y3 W" |7 V& F8 p6 D5 n. A- d) K! u
黃帝說:我了解了易生疾病的外在表現,我還想了解時序對疾病的影響。, W; U( x4 P! s5 K5 X# Z+ y
2 Q ~5 m6 `6 H
少俞答曰:先立其年,以知其時。時高則起,時下則殆,雖不陷下,當年有沖道,其病必起,是謂因形而生病,五變之紀也。
$ D) K4 Q8 P% z6 e/ x( [( P 少俞回答說:先要確立每一年的干支和五行生剋情況;來推知每年內各個時節的情況,如果客氣勝過主氣,病情就會好轉,如果主氣勝過客氣,病情就會加重轉危,有的時間雖然不是主氣勝過客氣,但因為年運的抵消,疾病也會發作。這就是所謂的因人身素質不同而生病的情況,也是五變的綱要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