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一個世襲王朝,分為“西周”(公元前1046年-前771年)與“東周”(公元前770年-前256年)兩個時期。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,定都鎬京和豐京,成王時期營建洛邑;西周末年,周平王姬宜臼從鎬京東遷洛邑後,史稱東周。其中東周時期又稱“春秋戰國”,分為“春秋”(春秋五霸:齊桓公、晉文公、秦穆公、楚莊王、吳王闔閭)及“戰國”(戰國七雄:齊、楚、燕、魏、韓、趙、秦)兩部分。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,共傳30代37王,約為791年。 滅亡原因: 1、地震、旱災等自然災害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極大損失,也讓危機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;7 O/ g5 B9 [# u. Q; X# ?* j5 s; Y4 v
2、週厲王橫徵暴斂,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;傳至週幽王又破壞宗法制度,”廢後立妾,廢嫡立庶”並“烽火戲諸侯”使諸侯們失去了對他的信任;
! U+ H+ H8 \, y# A/ g3、王室衰微,各諸侯國與周朝王權的關係漸漸疏遠;3 y* H" I; d" W. x
4、少數民族犬戎攻打鎬京,西周滅亡。
0 d% e* d) l( K+ K; Y" t5、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權力架空,加之周平王東遷後更加淪為傀儡;1 ]+ D3 i9 z# c, T% W- f6 p7 i
6、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壞,各地諸侯王的勢力日漸增大;並利用王室這個旗號,“挾天子以令諸侯”,不斷發展自己勢力。 \( \- g7 d7 \
# q6 `6 F0 Y5 ~; l0 W7 t3 O8 [. ^' F* V
|